1)出現鋼絲繩斷繩的事故就是因為事先受到過變形損傷卻沒有引起足夠重現而釀成的。變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壓潰鋼絲繩在卷筒上卷亂后相互傾軋,易產生壓潰現象,操作時發(fā)出軋吱軋吱的聲響,并在局部迅速出現斷絲與壓扁的痕跡。防止措施是應按設計規(guī)范選擇滑輪與卷筒的偏角,必要時在起升機構中設置排繩器或壓繩裝置。
2)扭結鋼絲繩在局部扭曲后產生的永久變形叫扭結,扭曲的方向與鋼絲繩旋向一致的稱為正扭結,反之稱為負扭結。普通鋼絲繩帶有自轉性,如果繩股端部不加捆扎便施加張力,則繩股會向倒捻方向旋轉,這是造成扭結的內在因素。防止扭結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重要的起重設備上選用不旋轉鋼絲繩;二是在鋼絲繩卷筒的自由端設置轉子;三是發(fā)現扭結跡象立即停止操作,并釋放還原。
3)外傷操作中鋼絲繩與其它設備不正常的接觸而造成外傷。最明顯的外傷是鋼絲繩卷筒在滑輪里滑槽、在卷筒上跳出擋板,結果致使幾十米乃至數百米的鋼絲繩卷筒因為局部軋壞而報廢。防止外傷的關鍵在于完善起重機設備,滑輪應設置可靠的防滑槽擋圈,擋圈與滑輪外圈的間隙不大于鋼絲繩直徑的1/5,卷筒上的鋼絲繩不能松弛太多,以防繩圈跳出擋板在纏緊時被軋壞。